■彭明燕 杨路 卓玛泽里
近日,笔者在红原县瓦切镇牧草产业园区看见,4台数字化农机正穿梭在万亩高标准产业园区,将一粒粒希望的牧草种子播撒在田间。
“以前牧民也会散种一些当地常见的牧草,但只能给牦牛做补饲,很难满足牦牛安全越冬,现在,成片种植的高产优质牧草,不仅可满足牦牛冬季日常草料供应,还可销往周边县。”牧草种植大户向峰望着身后万亩草场对今年的收益充满信心。
在向峰看来,种植优质高原牧草是加速畜牧业转型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手段。红原县受高海拔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影响,冬春时节经常缺草,使牦牛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受到影响。要实现畜牧产业从传统走向现代化,就必须破解这一难题。人工种植牧草,补齐冬春草料缺口,便是破解之法。
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,几年来,向峰的种植团队经过大量实践摸索,选定了以老芒麦、垂穗披碱草、虉草等高原培育牧草及产量相对较高的一年生燕麦草作为良种,合理配置资源,把草原生态建设与饲草产品研发、草畜转化养殖、农牧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,如今,该园区良种化率达到80%以上,为红原畜牧业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。
“目前,园区在提高种植经济效益的同时,还采取了‘农户+合作社+公司’的发展模式,让牧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,真正实现共富共赢。”向峰说。
“在家门口务工,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人,现在我一个月有5000多元的工资。”农机服务队成员古夺罗日满意地说。
据了解,该园区已为当地群众提供150个就业岗位,其中长期用工36人,古夺罗日便是其中一员。29岁的古夺罗日已经是牧草产业园区农机服务队的老员工,今年是他在园区工作的第四个年头,已经能熟练操作耕、播、耙、收、打捆等牧草种植机具。
向峰给笔者算了一笔账,现在基地每年能产优质牧草1000多吨,按照每吨价格1800元至2500元不等的市场价计算,每年牧草收益就能达到200多万元,通过土地流转、务工、分红等形式,每年能给当地牧民带来100多万元的稳定收入。
产业兴则乡村兴,通过优良牧草种植,不仅给红原县牧民带来了经济效益,更带动了当地牦牛养殖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。下一步,红原牧草产业园区将立足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主体定位,牢牢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,充分利用园区基地牧草地风光、交通便捷等优势,真正实现“牧草种植+旅游”双轮驱动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相关信息
附件下载